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宁武 > 宁武概况 > 正文

2017年宁武县概况

 时间:2018-10-16       大    中    小     

    2017年宁武县概况  

    

    宁武地处山西省北部、忻州市中部,管涔山脉以东、云中山脉以西,县境北依内长城与朔州市相邻,西北以黄花岭与神池县接壤,西南以芦芽山、荷叶坪、黄草梁与五寨县、岢岚县隔山相望,南部与静乐县相,东南以云中山与忻州市分界,东部与原平市连通。宁武县4镇(阳方口镇、凤凰镇、东寨镇、石家庄镇)10乡(薛家洼乡、余庄乡、涔山乡、化北屯乡、西马坊乡、新堡乡、迭台寺乡、怀道乡、圪谬乡、东马坊乡)464个行政村和8个居委会,总人口161211人。辖区总面积1987.7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68%,居忻州市第5位。地貌主要分为河谷冲击平原区、基岩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平川面积占1.67%、山区面积占95.36%、丘陵面积占2.97%,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海拔为芦芽山主峰2745米。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从中部高峰向南北两翼下滑,形成汾河、恢河冲击平原区。矿产资源中煤炭最多,储量达290亿吨,素有地下黑色宝库之称;铁、铝、硫磺、石英、云母、紫色花岗岩、石灰岩、水晶石等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质储存丰富。80万亩原始次森林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了森林、矿产、山泉、河流、动植物等资源,造就了丰富的物产,被誉为上绿色银行。县境平均水资源总量1.805亿立方米,其中:河川流量1.7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122亿立方米,两者重复量1.034亿立方米。全境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主要有汾河、洪河和恢河;湖泊集中在余庄乡东庄村境内,目前积水成湖的有天池、元池、琵琶海、鸭子海4个,总面积约4平方千米。 

  一、发展思路 

  2017年,宁武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三大目标重大思路要求和市委新的1661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主线,全面实施新的4851发展战略,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稳步向好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全面脱贫、全面小康进程。 

  二、经济运行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主动把握经济新常态,凝心聚力推动转型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5亿元,创历史新高记录,同比增长12.0%,增幅排序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1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排序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完成16.9亿元,为历年最好成绩,同比增长5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68元、同比增长8.6%,增幅排序全市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71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排序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2.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46元、同比增长6.6%全县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快于同期 

  三、产业发展 

      2017年宁武县地区生产总值为58.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加8.25%,占生产总值比重3.66%;第二产业增加值37.48亿元,同比增加51.13%,占生产总值比重64.07%;第三产业增加值18.92亿元,同比增加12.15%,占生产总值比重33.34%;三次产业比重由2016年的4.5∶56.75∶38.6调整为2017年的3.66∶64.07∶32.34 

  第一产业中,加大农业支持力度,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2亿元,县级财政投入2250元。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0.1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5290.2万斤、同比增长21.25%,实现了六连增。杂粮播种面积21万亩,发展设施蔬菜120亩、露地蔬菜1400亩、中药材3500亩、优质马铃薯4万亩,三品一标认证9个。羊、大畜、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58万只、3.6万头、6.2万头。 

  第二产业中,紧抓煤炭市场回暖机遇,科学有序释放先进产能,煤炭产品供销两旺,全年生产原煤1652.3万吨、同比增长13.1%,现价总产值48.7亿元、同比增长77.1%,原煤销量1665.9万吨、同比增长10.1%,销售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69.5%企业效益大幅好转,19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55.47亿元、同比增长72.45% 

  第三产业中,全面推进房地产业、饮食业、旅店业、商业、金融业发展,利用自然山水风光推动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了马仑沟、冰洞沟项目,建成了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高桥洼换乘中心和马仑草原观景平台,开展了标准林栈道、小草原林道、林海步道建设。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综合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27% 

  四、转型综改 

  坚持以转型综改统领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做了八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一是开发区建设有序推进,实施三化三制,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顺利获批,完成了机构组建、总规编制。二是大力营造六最营商环境,开展了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试点,实施了9大专项行动。三是旅游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完成了4个景点改革,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芦芽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创5A景区申请文本上报国家旅游局待批。四是医卫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成立了县医疗集团,整合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组建卫生计生综合行政执法队,完成村卫生室资源整合。五是国企国资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定点屠宰厂、公交公司、供水公司、汾源水电站完成公司制改革,实现了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六是三农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挂牌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土地流转面积3万多亩。七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速,完成了长方山国有林场改革,编制了《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八是商务执法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成立商务经信粮食综合行政执法队,为其他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 

  五、重点工程 

  2017,宁武县实施省市重点工程5其中省重点工程1市重点工程4项。省市两级重点工程年度计划投资3.17亿元完成投资3.94亿元,完成率124.25%。省重点工程为西马坊精准扶贫旅游合作项目总投资5.17亿元。市重点工程分别是北辛窑煤电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27亿元;新大象生猪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1.95亿元完达山华北饮品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5亿元,;职业中学建设项目,总投资1.65亿元。 

  六、城乡建设 

  加快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荣获了市级文明城市称号。市政建设完成投资1.51亿元,新建和改造供水、供气、供热、雨水管网10.5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5万平方米。人民广场建设完工,凤凰敬老院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建成4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11.16万平方米,分配入住刘家园廉租房498套,保障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675户。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实施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11个,完成危房及危险土窑洞改造678户。完成各类公路建设投资1878万元、各类养护投资362万元,确保了道路安全畅通。稳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营。 

  七、脱贫攻坚 

  2017年脱贫攻坚再战再胜,落实市委3659脱贫攻坚策略,实施全县3467脱贫举措,全年出列贫困村52个,减贫人口7551人,扶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整合各类资金3.3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县级财政投入1480万元,比去年增长629%,上级切块扶贫资金9719.2万元。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新大象生猪养殖项目落实15个、开工13个、投产2个,2041户贫困户入股大象生猪养殖项目,共分红672万元;5个村级光伏电站年发电量59.1万度,为入股154贫困户人均分红1032元。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工程,规划建设3个安置点,已建成1个、在建2个,完成住房分配327套,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677户。实施教育培训就业工程,开展了护工、烹饪、保育、家政、电工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12期,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力1119人。通过劳务用工就业的贫困劳力达7000余人,其中,政府引导就业2581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就业924人,生态护林就业765人,劳动技能培训就业892人)。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对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进行政府保障兜底,做到两线合一,应保尽保,全县纳入政府保障的低保户10788人,五保户2358人。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改造乡村公路2333.84公里,涉及62个贫困村34088664人。投资984万元新建和改造23个台区23.6公里供电线路,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受益贫困村85。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全县29个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一站式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率达到100%,贫困户报销起付线降低一半,报销比例提高3%,贫困户累计报销3981人次,补偿金额1077.28万元。同时,县财政为贫困人口购买了每人18元的人寿大病补充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保险报销112人,金额达96.7万元,大病补充保险报销324人,金额达4.5万元,意外保险报销5人,金额达28万元。 强化对贫困家庭健康服务,双签约5451人,家庭医生签约率95%以上。 

  八、民生社会 

  2017年,公共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等民生支出15.1亿元,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83.4%,较上年增长33.6%,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成各类人群就业3299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8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8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招录公务员44人,招录事业人员95人,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87人,开展各类培训3500余人次。完成了八类保险参保人数、基金征缴任务,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稳步增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步伐加快。 

  教育事业跨越发展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完善了从幼儿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发放补助奖金1053万元,发放助学贷款1359万元。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示范性高中和职业高中主体工程完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129人,再创历史新高。强化教育内部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农村特岗教师44人,招聘幼儿、高中教师49人。 

  医卫服务普惠群众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取消了药品加成,严格执行两票制,实行零差率销售,破除了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管理,落实了妇幼惠民政策,完成两癌筛查7485人,做好了疾病预防工作,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民政工作力度加大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农村低保分别调整到每年4476元和3278元,拨付城镇、农村低保金919万元和2544万元。下拨冬令春荒款160万元,发放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救助金、保障金341万元,发放五保金879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312万元,发放军人抚恤金、慰问金、优待金等1004万元,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治安形势向好,重拳出击打黑除恶,办理刑事案件立案290查处治安案件994起,依法处理违法人员371调解各类纠纷120解决群体疑难问题100余次救助群众50人。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成使用了社区矫正中心,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深入推进民生警务建设,加强了民爆物品、交通安全、消防管理,县公安局荣获集体三等功。深入整顿规范了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市场秩序,提高了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水平,被评为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单位大力落实4438工作机制,以风险预控和隐患管理为重点,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累计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11起,死亡9人,煤炭和其它行业均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深入开展了铁腕治污行动,污染防治取得成效,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拆除了39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了4400户集中供热替代散烧原煤任务全面开展造林绿化,完成造林5.88万亩,做好了护林防火、林地管理工作,实现了山上治本、身边增绿。全面推行河长制16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142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实现了全覆盖,完成了碳窑坪、石家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了洪河源头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