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就《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时间:2021-09-22      来源:宁武县人民政府网

  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就《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就《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印发《指导意见》的背景。 

  答:茶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中国人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在浙江安吉考察时指出,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总书记在陕西安康考察时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指出,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推动茶叶产能持续扩大,产业链建设整体水平提升,但在茶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部分地区无序发展,茶园面积增长快,但设施装备支撑不足,个别茶园弃管失管。经营主体“多小散弱”。茶产业集中度低,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不高、链条较短,家庭式、作坊式经营主体大量存在。精深加工水平不高,速溶茶、茶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以及茶多酚、茶色素等功能成分开发利用不足。品牌与市场对接不够。经核准注册的茶叶类商标5万多个,但大部分缺乏市场影响力。不少非原产地茶以贴牌、冒牌方式销售。违规现象仍有存在。过度包装、夸大宣传等营销乱象,“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违规行为,“天价茶”炒作现象等时有发生。为有效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引导、加大扶持,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了《指导意见》。

  问: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答: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一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及消费量持续提高,居世界首位。2020年,毛茶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50%;全国茶叶消费总量超过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0%;茶叶出口量居世界第二,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二是优势布局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已形成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西南红茶和特种茶等四大优势区域。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等省茶叶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三是科技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茶叶生产科技贡献率和重点产茶县茶园管理机械化水平,均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茶树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全国无性系良种面积占比达62%,比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大宗茶和名优茶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四是脱贫增收作用明显。据统计,832个脱贫县中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有150多个,产值超过千亿元,累计带动26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问:《指导意见》对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总体是怎么考虑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根据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提升质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融合发展、联农带农,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基本原则,着力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加快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拓展茶产业多种功能,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到2025年茶园面积稳定在现有水平,干毛茶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茶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茶文化大力弘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基本形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

  问: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答:茶产业全产业链主要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

  在生产环节,以建设绿色生态茶园为重点,坚持适区适种、适品适种,科学划定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等主要茶类的生产优势区。推进老茶园淘汰、低产茶园改造和新建茶园提质,提高茶园良种率、专用化水平和茶园智能化管理、机械化采摘、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建设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茶园,推广应用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

  在加工环节,以打造现代加工体系为重点,科学布局茶叶初加工中心,加大茶叶初加工机械购置补贴力度,推进茶叶初加工设施装备更新升级,提高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能力。支持加工企业新建或改造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新式茶饮、含茶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推广夏秋茶高效加工技术,提取茶多酚等功能成分,推进茶籽、茶渣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在流通环节,以构建商贸流通网络为重点,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产品特性突出的区域公用品牌,创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引导各茶区创新发展线下销售渠道,建立新型线上销售体系,推动营销渠道网络化。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功能齐全、交易方式多样的区域交易中心,引导各茶区探索建立产地市场价格监测体系,正确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

  问: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哪些要素支撑? 

  答:茶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先进要素的支持。《指导意见》从3个方面加以明确。一是强化科学技术支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促进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集中攻关一批关键技术,研发推广一批先进装备,集成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模式。二是健全产业标准体系。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完善关键环节标准制修订,加强产业计量测试体系建设,推进建设布局合理、指标科学、协调配套的全产业链茶产业标准体系。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各茶区成立专家顾问团,支持科研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茶企,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加强茶产业推广技术人才培养,引导各类主体在茶产业全链条创业创新,培育一批茶产业领军人才、技术团队和企业家。

  问:如何促进茶产业融合发展? 

  答: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措施。促进茶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培育壮大融合主体。支持茶企同业整合、兼并重组,推动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融资,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茶产业领军企业。鼓励发展大型茶企牵头,合作社、家庭农场跟进,茶农积极参与的茶产业化联合体,加强产销衔接和利益联结。二是促进全链条融合。引导各茶区统筹协调茶产业各环节各主体建设茶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完善产业链上中下游联结机制,形成“链主”企业带动,各环节经营主体有机衔接、分工协作、协调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三是推动茶文旅融合。开发茶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茶旅精品线路、精品园区和特色小镇。深入挖掘中国茶文化丰富内涵和深刻精髓,办好“国际茶日”等主题活动,传承好茶艺、茶理、茶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茶文化传播和走出去。

  问:在加大引导监管服务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指导意见》在现有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对引导发展和监管服务进一步明确了6方面措施。在组织领导方面,强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供销合作等部门要协调推进工作。在政策支持方面,统筹加大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政策支持,支持茶企优先申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市场监管方面,明确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产品包装标识管理,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虚假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排查整治非法营销和炒作乱象。在行业自律方面,发挥茶叶科研、流通、文化等行业协会作用,定期发布市场交易指导价格,引导会员单位自觉抵制过度包装、恶意炒作。支持行业协会建立统一的茶叶产品追溯系统。在营造良好氛围方面,科学普及茶的营养、储藏等知识,引导理性绿色消费。宣传茶产业发展成效,推介先进模式典型案例,引导形成茶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指导意见》特别对脱贫地区茶产业提档升级提出明确要求,加大规划引导、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撑,引导大型茶企到脱贫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和加工车间,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