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政办发〔2024〕54号
宁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推进全县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
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办、局,县直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部署和《关于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助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水利厅《山西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推进我县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请做好贯彻落实。
一、目标要求
加快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小型工程规范化,逐步实现县域专业化管理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切实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到2025年,工程供水保障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水量、水质、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持续稳定达标,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6%,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达到59.13%,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基本实现24小时供水,到2027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水源有保障、工程可持续、水价能承受、服务跟得上,全县规模化工程覆盖率达到61.9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1%,集中供水工程基本实现24小时供水,基本实现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到2030年,从“水源”到“水龙头”安全可靠、保质保量、城乡融合的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全县规模化供水率达到63.41%,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2%,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全面实现24小时稳定供水,基本实现城乡供水均等化。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高质量工程体系
1、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坚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水网建设,以阳方沟水库引调水、迭台寺第二水源工程、引汾入宁供水工程和拟新建的红土沟引调水项目等水源,建设或升级、改扩建水厂,逐步扩大集中供水区域覆盖范围。积极推进以引汾供水工程一体化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全力实施城市管网向周边村镇延伸工程,能联网尽联网、能扩网尽扩网、能并网尽并网,同步加强城乡供水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城乡供水统一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大力推进集中供水规模化工程。对短期内难以实现城市管网延伸覆盖的村镇,因地制宜选择稳定可靠水源,加强水源调度和优化配置,以人口集聚的乡镇或行政村为中心,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新建跨乡镇、联村连片规模化供水工程,或通过管网延伸、兼并整合小型供水点等措施,升级改造现有“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和规模较大的千人以上供水工程,稳定提高规模化率和供水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短期内不能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供水范围的乡镇,以稳定现有工程为主,统一建设和提升标准,因地制宜实施塘坝、机井、蓄水池等水源建设,采取以大并小、小小联合、新建改造等措施,推进小型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单户自备井供水工程,加强水量水质监测,适时应急供水,配套适用的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推广户用型末端净化设备应用,提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健全高水平管护机制
1、推进县域统管。以县供水公司为县域供水管理主体,各乡(镇)组建或引进适合区域的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公司或机构,对县域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开展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实现县域供水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提高从水源到农户的全链条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供水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2、强化运行管理。全面夯实农村供水县级管理“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工作基础。健全群众反馈问题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以县供水公司为管理主体,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推进县域农村供水信息化建设,因地制宜搭建智慧化服务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工程水量、水质、水压等关键参数在线监测和重点环节自动控制和全过程监管。以“设施良好、管理规范、供水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为重点,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管理。开展数字孪生农村供水工程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供水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3、形成合理水价。因地制宜推行农村供水阶梯水价制度和“两部制”水价,县政府组织有关单位、乡镇科学核定水价,实行分类水价,县水利局科学制定用水定额。建立合理水价补贴机制,农村饮水水价原则不超过县城居民饮水水价,对执行水价低于成本水价的部分,县级财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合理补贴。(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加强水费收缴。建立合理水费收缴机制,推行预付费用水制度,加快用水计量设施安装或改造,推进农村用水以表计征、以量收费规范化发展,推动农村供水定额管理,超额累进加价,逐步实现终端用水户用水缴费,应收尽收,使水费收入成为工程运行管理经费的主要来源。(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供水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强化高标准水质保障
1、加强水源保护。生态环境、水利、卫健等部门要共同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市生态环境局宁武分局持续推进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标志牌设立、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县自然资源局要强化饮用水水源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各乡镇及村组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日常巡查维护,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县卫健局要开展饮用水水质日常监测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宁武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卫健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全面净化消毒。按照“应配尽配”原则,加快农村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安装,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配套消毒设施设备,按实际需求配套净化设施设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分散工程通过采取水源保护、推广户用型净化设施、一体化净水设备等处理措施,保障水质安全。同时,各乡镇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工作经费,加强净化消毒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确保安全供水。(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提升检测能力。以县供水公司为主体,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新建或升级改造县级(乡镇级)水质检测中心,配套完善水质检测设备,具备43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统筹配置专业水质检测人员,落实水质检测经费,建立水质巡检制度。尚不具备水质检测能力的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开展水质检测工作。(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供水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4、强化水质检测。要严格落实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供水工程一日一检(常规9项)、每季度检测43项;千吨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根据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污染源情况,采取差异化检测指标和频率,合理确定应检测指标项,至少一年两检;分散供水工程以村为单位,合理确定样本量,适时抽检(比照千吨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卫健局、县住建局、县供水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落实高效率应急响应
1、强化动态监测。要紧盯偏远山区、山庄窝铺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人口居住分散等重点地区的脱贫人口和有致贫风险的重点人群,建立健全乡镇人民政府政府总负责、县水利局和相关部门配合、村委会落实的农村饮水安全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在开展专项排查整改的基础上,实行常态化监测,精准识别用水困难户,必要时采取拉水送水等方式保障饮水安全。(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做好应急供水。要将农村供水应急保障纳入水旱灾害防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范围,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应急预案,逐工程明确应急供水措施,合理布局应急取水点。落实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沟通协作,落实精准预报。组建应急供水保障队伍,储备应急保障物资,及时风险预警,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做好水源调度、物资调配、应急抢修、水质检测、拉水送水等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应急局、县气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建设备用水源。县住建局要按照供水规模建设1—2个备用水源保障城区范围供水,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辖区范围内按照供水人口建设相应数量的备用水源,构建常规水源和备用水源互联互通、互补联供,构建多源供水系统。已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供水工程的乡镇,要选择原有水量足、水质优的供水工程作为备用水源,定期进行维护,提升供水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争取省、市支持,以县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压实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农村供水保障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统筹做好政策引导、沟通协调、项目组织、业务指导等工作;县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落实好第一责任和主体责任,统筹谋划、细化措施,推动方案落实。
(二)拓宽资金渠道。按照争取中央、省级、市级资金支持,充分利用衔接资金、专项债券资金、金融贷款等筹资渠道,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三)严格运行管理。全面落实农村供水“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加强农村供水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农村供水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宣传引导。坚持节水优先,引导群众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积极向群众解读农村供水政策和饮水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居民安全用水、节约用水和水是商品、有偿用水的意识,推动群众节水意识转化为节水行动。同时,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的作用,协助乡镇及农村开展工作。
宁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