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文件 > 县政府文件 > 政府办文件

宁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脱贫总攻重点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0-05-11      来源:宁武县人民政府网

    

    

    

  宁政办发〔202045 

    

    

  宁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做好当前脱贫总攻重点工作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局县直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3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交总帐意识、军令状意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全面打响决战完胜总攻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结合我县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现就做好当前脱贫总攻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筹抓好防贫减贫工作 

  1、完成218405人剩余贫困人口的减贫工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坚持工作标准、验收标准两不变,因人因户落实脱贫政策,逐条逐项落细帮扶措施,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针对性解决影响脱贫攻坚质量的突出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部清零。  

  2、对238670人脱贫不稳定户,做好跟踪监测,持续精准帮扶,稳定脱贫成效,防止返贫。 

  3、对5241233人边缘易致贫户,做好监测预警,采取以工代赈、光伏公益岗位、低保、临时救助等方式做好分类跟踪帮扶,防止致贫。 

  同时大力支持三类户发展产业项目,组织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增加产业就业收入。对超过返贫致贫预警线的两类户,启动忻保障程序,及时救助帮扶,确保不返贫致贫。 

  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1、落实好产业扶贫专项补贴政策,抓紧落实春季产业扶贫项目,畅通农资供应渠道,保障春耕备耕物资到位。 

  2、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完善五有机制,发展小杂粮、中药材、马铃薯、干鲜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注重长期培育。扶持猪牛羊等畜牧产业,帮助贫困群众短期内增收。抓好有机旱作农业,继续扩大绿色有机占比,使全县绿色有机基础面积持续增长。 

  3、巩固提升4+7脱贫产业体系。持续巩固提升以生猪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生态经济四大产业为主,小杂粮、食用菌、中药材、健康养殖、劳务用工、煤炭运输、电商扶贫七项产业为辅的4+7脱贫产业体系,进一步拓展四大产业覆盖面,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不断提高移民扶贫产业园、服装加工产业园、扶贫农业产业园三大园区承载力,实现对全县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带动全覆盖。 

  4、大力实施三个百扶贫工程。一是生猪养殖百村百场项目。依托新大象生猪养殖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规划建设生猪养殖百村百场项目,三年内建成养殖场100个,带动100个贫困户稳定增收。今年规划建设养殖场30家,养殖收益75%以上用于两类户利益联结,其余收益由村集体按照村集体经济收益相关规定进行分配。二是旅游服务百村千店项目。在涉旅乡镇和长城沿线乡镇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旅游三个人家,建成200家以上三个人家,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三是毛健茶百村万亩项目。积极推进毛健茶规范化种植、精细化加工、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今年建成年产300万株毛健茶种苗培育基地,仿野生示范种植1000亩,扩建3个传统工艺加工厂、新建1个现代工艺加工厂。三年内建成100个百亩茶园,抚育野生毛健茶1.5万亩,打造成全省重要的药茶基地药茶示范县。 

  5、加强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牌运营管理,用好芦芽山珍”“汾源印象两个区域公共品牌,抓好三品一标认证,2020年完成三品产品认证18个以上。 

  6、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开展农业技术辅导服务,抓好宜农信息社建设,实现全县农村综合服务全覆盖。 

  三、加大就业增收力度 

  1、做好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意愿、就业需求等信息的采集建档工作,圆满完成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8月底前完成全部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 

  2、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推进线上职业技能培训,适时组织线下培训,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滚动式等培训服务,提高劳动力考证比例,培育壮大特色劳务品牌,今年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520人次。 

  3、加大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力度,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招聘规模不低于往年,帮助劳动力对接合适岗位。今年完成转移农村劳动力2069人。 

  4、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对已有岗位准备外出的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签订半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优先纳入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范围,协调专车、专列做好接送服务,落实不超过8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贴,所需资金由县统筹整合的扶贫资金、县就业配套资金中支付。完成已有岗位农民工全部返岗复工,贫困劳动力最迟在415日前清零。6月底前组织推荐劳动者在县内、省内、省外成功就业且与用人单位签订规定期限(半年至一年)劳动合同的,按就业人数分别给予500元、800元、100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与县外用工大户建立协作机制,建立劳务输入地服务站,做好外出务工后续服务。 

  5、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对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中小微企业裁员率不高于5.5%以及30人(含)以下企业裁员率不超过职工总数20%,参加失业保险12个月以上按时足额缴费的,按照2019年度企业及其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实施缴费稳岗返还。 

  6、充分挖掘就业潜力,实现政府重大工程建设等财政投入项目要重点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对疫情期间招用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各类企业、扶贫车间,按规定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 

  7、结合疫情防控需要,新增开发保洁环卫、防疫消杀、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等村级临时性扶贫公益岗位,安置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每个零就业贫困家庭安排一个公益性岗位。(此项政策实施至20206月底) 

  8、结合春季农业生产部署,引导无法外出的劳动力投入春耕备耕从事农资运输、农产品产销等。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各类农资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参照扶贫车间给予吸纳就业补贴。 

  9、加大以工代赈带动力度,因地制宜确定适合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或项目部分建设内容,积极鼓励项目所在地农民参加工程建设,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参加,尽量提高劳务报酬占总投资比重。在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要提供劳务报酬的支付标准、金额和发放名册,作为验收的重要依据 

  10、加大政府投资项目拉动,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项目中,积极鼓励项目所在地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参加工程建设,将用工和劳务报酬发放情况作为项目申请中央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乡村振兴战略中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积极鼓励项目所在地农民参加工程建设,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参加。 

  四、深入推进生态增收 

  1、规范完善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运行管理,完成营造林任务2.49万亩。修改完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进退机制和管理办法,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严格执行议标制度,规范建立社员劳务台账,强化绩效考核和质量监管机制,不断提升造林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形成县、乡、村齐抓共管、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造林合作社发展林业产业,承担生态林管护等涉林工程项目,拓宽生产经营范围,最大限度地促进合作社带动贫困社员增收致富。 

  2、扎实完成0.89万亩的退耕还林任务和农户补助兑现工作。不折不扣搞好上一轮退耕还林(2002—2005年)和新一轮退耕还林(2017—2019年)退耕农户和贫困户的奖补兑现,力争上半年完成各年度实施任务在今年的兑现工作;实施完成好2020年退耕还林0.89万亩人工造林任务和当年每亩500元的退耕农户补助兑现工作。 

  3、继续完善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的生态护林员管理机制,巩固提高森林管护贫困人口的参与率,落实天保公益林贫困森林管护员379人、生态护林员627人。继续通过生态管护使贫困人口得到稳定工资收入巩固脱贫成果。今年继续聘用贫困户进行森林管护,续聘生态护林员627名,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天保管护员539名,其中贫困户379名,实施未成林管护项目,在凤凰和余庄2个乡镇聘用护林员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人,合计全县续聘贫困护林员1028名。 

  4、依托山西省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沙棘林改造3万亩。在2018年改造沙棘林3万亩基础上,今年新增沙棘林改造3万亩,落实到60家扶贫造林合作社实施,投资600万元,带动720户贫困户脱贫。同时6万亩沙棘林改造实现产值1200万元,实行公司+农户形式,通过农户采摘沙棘果,公司统一收购销售,增加贫困户采摘收益。 

  5、推广以沙棘等特色经济林为主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培植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沙棘种植和野生沙棘林的改造,通过集体托管,资源量化入股等方式将经营权流转到公司、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公司或合作社承担经营管理,组织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参与沙棘林改造、种植和经营管理,通过务工增收、果实采摘、抚育管理,多渠道增加贫困户的劳务收入。 

  6、规范提升造林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引进企业化管理体制,鼓励支持造林合作社转型发展。按照培育一批、清理一批、壮大一批的思路,通过学习培训提升造林合作社和每个成员的技能,培育一批现代企业模式的公司化合作社,对起不到带贫成效、运行不规范的空壳社进行清理整顿,继续将造林任务向合作社倾斜,提高造林合作社贫困社员比例,开展扶贫绩效考核和进行星级评标壮大优质社。计划从72家造林合作社中,将贫困社员稳定、带贫成效突出、造林成活率高的合作社筹备组建10个合作社,向公司制企业、现代治理企业和专业造林绿化公司转型,培育2个新型企业制度的苗木种植合作社,实现强强联合、强弱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造林合作社发展林业产业,承担生态林管护等林业工程项目,拓宽生产经营范围,最大限度地增加贫困户收益。 

  五、做好光伏稳收入工作 

  1、调整充实光伏扶贫工作领导组,明确领导组办公室的设置,建立健全统筹协调、运维监测、收益分配、资产监管等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 

  2、全面清产核资,理清电站权属关系。单村扶贫电站所有权要确权到所在贫困村集体,联村扶贫电站所有权确权到相关贫困村集体;收益权归贫困村集体所有,运维权由专业运维机构代持,监管权由政府相关部门行使。 

  3、建立健全光伏扶贫监测中心,依托智能监测平台实时监测电站运行情况,协调调度运维公司消缺排险、定期维护。根据《山西省光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扶贫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晋光伏扶贫办函字〔201914号)文件精神,扶贫光伏电站管理有限公司与运维中心、所建电站村委会签订了电站三位一体管护合同,选用有责任心的贫困户担任电站管护员,做好电站日常巡检和定期维护。 

  4、光伏管理公司按月结算、按月拨付光伏收益到各乡镇三资中心,形成贫困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进行光伏收益二次分配,将80%的收益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劳务费用支出。由村集体制定收益分配计划,通过设置公益岗位、开展小型公益事业、奖励补贴等方式,按岗计酬,多劳多得,差异分配,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贫困户增收。 

  5、推动所有权、监管权、经营权、利益分配权的分离。要集中行使经营权,要坚持收益分配在投资者、经营者、困难群众、易返贫致贫群众中统筹考虑、各得其所,促使光伏产业在为群众增收的同时能够企业化运营并不断可持续发展。 

  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1、在全县范围内逐户排查易地扶贫搬迁领到钥匙未实现入住搬迁对象,5月底前完成整改,实现全部实际入住。 

  2、加快推进拆除复垦复绿,实行拆除复垦工作调度和挂牌督战制度,确保6月底前完成整村拆除复垦,年底前全部清零。宅基地具备复垦条件的,优先安排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范围。积极争取在2020年后的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继续在省域范围内流转。 

  3、加大搬迁群众产业就业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搬迁群众以流转、合作、参股等方式盘活土地、林地资源。对带动贫困搬迁劳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经营主体按带动劳动力数量给予资金补助。推进扶贫车间、扶贫工厂向地方全产业链、新型产业转型,增强市场竞争力。支持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吸纳贫困搬迁户就业。向大型安置点派出就业帮扶工作队,开展点对点服务。完善安置房项目建设手续,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加快安置房产权登记颁证工作。 

  4、加大社区治理力度。选拔年轻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离任村干部担任社区两委、居民小组、楼栋负责人,搭建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代表、党员社区长、楼长、单元长、搬迁户网格化管理机制,一楼一台账,实行网格化管理;组织基层干部与搬迁群众结对子,保障搬迁群众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均等化待遇,促进社区融合发展。 

  七、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1、组织摸底贫困群众、加工企业的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积压滞销情况,开展减滞促销行动。 

  2、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示范作用,抓住机关单位恢复办公秩序和325日以后学校陆续开学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3、强化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各级预算单位要确定一定预留比例向采购贫困村农产品和物业服务。 

  4、组织驻村帮扶单位采购结对帮扶贫困村农特产品,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开展消费扶贫,动员驻村帮扶干部开展直播带货、微信推介等扶贫产品代言推介活动。 

  5、协调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开展线上线下”“一对一产销对接。对开辟绿色通道、开设销售公益专区和专柜的各类市场主体,给予一定占用场地补贴,加大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投放量。 

  6、组织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工作,打造品牌、提高质量、保障供给。 

  7、建立完善扶贫产品供应平台,建立动态调整的扶贫产品目录,为外来大型采购团体提供有效对接载体,同时集中开展线上推介展销活动。 

  八、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动态保障 

  1、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评估工作,4月底前完成。 

  2、开展住房安全逐户排查工作,以房找人,全面清底,5月底前完成。 

  3、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动态保障,保障全县符合政策要求的农村危房应改尽改6月底前完成。 

  4、对年度新增动态保障任务全部实施鉴定认定,对不需要实施改造的贫困户住房由住建局组织住房安全认定,做好住房安全认定全覆盖。 

  5、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信息,全部录入,5月底前完成数据核实整改。 

  九、持续深化农村饮水安全 

  1、建立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明晰产权,明确管理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农村供水工程长期稳定健康运行。 

  2、全面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计量设施安装,实现部分分户用水计量。 

  3、推进农村水价市场化改革,研究制定水费收缴体制、机制,到年底全县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要达到90%以上。 

  十、加快推进具备条件建制村实现双通 

  1、加强巩固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成果,防止出现通客车通返不畅现象。 

  2、对建制村通硬化路标准、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问题进行回头看,抓好整改、巩固成果。 

  3、加快四好农村路前期工作,争取续建项目4月底前全部开工、新建项目6月全面开工,10月底全部完工。 

  4、推动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大力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 

  十一、深入推进健康保障工作 

  1、全面开展健康扶贫问题排查整改工作,525日前全部整改到位,65日前完成提级验收。 

  2、持续巩固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帮扶成效。深入开展三个一批、大病专项救治,优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一单制结算服务,深入开展健康扶贫系统动态监测,及时将贫困人口救治信息收录动态管理系统。 

  3、补齐基本医疗有保障短板,巩固完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成效,对基础还不够牢靠、短板还比较突出、出现空白点风险较高的卫生机构实行挂牌督战。做实双签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开展健康扶贫13210等政策宣讲,深化健康扶贫天使先锋走基层巡诊义诊活动。 

  4、开展医疗保障百日清零专项行动,推动全县医保领域内隐患、问题、任务全部清零,推动三保险、三救助”“一站式一单制结算、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十二、扎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 

  1、推动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控辍保学不反弹。对因病因残不能正常入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同时纳入学籍管理系统,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 

  2、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3、集中力量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好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让农村学生不出家门就可以接受更优质的义务教育,更好地服务家庭贫困寄宿生。加强食堂、厕所、饮水等附属设施建设,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 

  4、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学校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应用服务水平。 

  十三、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10月底前基本建立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率达到100%;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年底前新增2个村庄以上 

  2、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4月底前,完成凤凰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11月底前完成1个万人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3、开展农村厕所革命行动。今年持续推进改造421户任务。 

  4、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至少申报4个省级第三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完成打造省级示范村目标。完成村庄建筑特色风貌整治任务。完成村庄绿化任务。 

  5、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抓好以拆违建、清垃圾、整河道、治粪污、改习惯、提风貌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自评,推动美丽乡村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十四、推进资产收益增收 

  1、搭建公开、公正、规范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成县、乡(镇)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网络体系。 

  2、深化农村土地改革,鼓励村集体、农民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流转土地,引入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推进三权分置,通过出租、发包或入股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财政性扶贫资金投入项目形成的资产产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十五、做好脱贫攻坚资金保障 

  1、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做到财政扶贫投入只增不减2020年县级安排专项扶贫资金5500万元,比上年增加500万元。 

  2、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持续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因需而整”“应整尽整。整合资金范围为中央资金17项,省级资金56项,市县安排的与中央、省纳入整合目录对应的配套资金。2020年统筹整合资金规模40908.39万元,实施脱贫攻坚项目87个。 

  3、加大产业发展项目投入资金。2020年产业发展扶贫项目资金预算26308.64万元,占项目资金总规模的64.3%,重点实施中药材基础建设、毛键茶种植、生猪养殖、光伏电站建设、扶贫标准化车间项目、旅游扶贫项目、食用菌种植、农业生产托管等产业项目。 

  4、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宁武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宁脱贫攻坚部〔201937号)构建覆盖预算管理、资金拨付、项目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公开、监督检查等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 

  5、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管理。严格执行《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实施办法》(晋政办发〔2018101号)规定,对扶贫项目资金相关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评价。 

    

    

  宁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510 

关闭本页